【东江大讲堂之263讲】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作专题学术讲座
12月17日上午,东江大讲堂第263讲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新型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原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原副理事长熊川武教授主讲。教育科学学院师生、二级学院各师范专业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欧小军主持。
讲座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作专题学术讲座
熊川武教授从现阶段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与改革成效引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他指出,当下我国教学存在“满堂灌”和“心太贪”两个问题,他认为这是现实与理想状态发生纠偏的结果。“满堂灌”和“心太贪”存在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传输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忽视了对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发挥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要素的积极作用,发现并创立新的教育要素,大力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者要尊重客观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反审思维”和“高深思维”。
熊川武教授阐释了“自分教学”的定义,即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学力差异等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自分教学”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有着严密系统的教学构和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严宽相济、多重激励;自主得为、各得其宜”作为指导,以“问题导向”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综合教学。课堂上,自学、提问、倾听和群言四个环节依次有序进行,帮助学生寻疑、集疑、释疑和辩疑。在课外,学生若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教师则需要答疑并系统总结。熊川武教授认为,在释疑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四个原则:进入重点快、阐释重点透、重点练习精和重点总结细。只有遵循这四个原则,教师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水平。
讲座最后,熊川武教授和现场师生进行了学术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