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科技特派员

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精准扶贫 布心村滞销鱼有着落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助力贫困村在2020年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惠州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组建帮扶团队,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工作,以解决贫困村产业落后、技术欠缺和收入不稳定的主要问题,走好脱贫工作最后一公里。

布心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是省级认定扶贫村。占地面积50多平方公里,440多户,户籍人员1983人。据统计,全村有建卡立档贫困户57个,200多贫困人口。该村属于移民村,位居山顶,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当地常住人口600余人。

通过走访典型养殖户发现,该地鱼类养殖周期长,每年只能产出一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养殖户分散,尚未联合组成合作社,养殖技术和饲料完全依赖个别供应商,科技水平非常有限,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为提高农民养殖效率、降低养殖风险、方便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急需改变现有养殖方式,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实现科技赋能。


一、典型做法

(一)“产前+产中+产后”贯通式服务成效明显

针对布心村渔业养殖存在问题和发展,吕镇城团队推广罗非鱼养殖新品种1个,推广富硒饲料、大鱼养殖和微生物水体净化新技术3项,建立高标准养殖示范基地1个。在产后服务环节,加快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渠道整合,拍摄大型视频一个,联合村干部、电商代表、直播平台及视频制作团队,直播代言产品,搭建和拓宽贫困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各级融媒体,做实一产及“农业+”产业,布心村的鱼从2.2元卖到8元,新增产值62万元。

(二)聚焦主导产业,培训技能人才

为了给布心村产业脱贫提供人才支撑,团队下乡为当地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从鱼苗选择到养殖过程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指导,推动当地养殖户成立合作社,建立布心鱼品牌,方便进行品牌营销。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5场次,培训人员280人次,为当地产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乡村支教,致力乡村科普

团队成员深入新庵学校了解具体师资需求后,采用项目经费资助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赴布心村开展乡村实习和支教活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课程实践教学,获得了当地师生一致好评。此外,团队成员还带领“义之教”科普教育特色班师生,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打造“义之教”公益科普教育云生态链,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线上提供科普教育,受益人数达到500多人。

二、典型案例:发展“特派员+党建+融媒体+贫困村”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不断努力,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新模式:科技赋能,支部共建,媒体融合,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团队不断整合资源,针对疫情造成的罗非鱼滞销问题,与村干部、电商代表、直播平台及视频制作团队等一起开展“特派员+支部共建+融媒体+贫困村”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助力搭建和拓宽贫困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2019年暑期开始,团队成员想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当地渔业快速发展。首先,推动微生态菌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做到“无抗养殖”,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确保养殖过程无鱼药投入使用,无抗生素残留,促进渔业健康发展,产品安全性更高。第二,团队拟采用富硒营养强化剂饲喂鱼,目的是提高鱼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生产出“富硒功能鱼”,助推产业升级。同时,针对当地分散养殖现状,科技特派员团队将协助村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养殖技术集成后形成养殖标准,在养殖户中进行推广,以标准化生产助推贫困村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和营销,促进养殖户增收,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图为布心村村民在捞鱼

图为特派员团队下乡了解情况


6




返回原图
/